記者日前從廣東省羽毛球協會獲悉:廣東省羽毛球隊迎來了建隊64周年,六十多載櫛風沐雨,廣東羽毛球踔厲奮發,勇毅前行,培養了眾多奧運冠軍、世界冠軍,而羽毛球運動也在南粵大地得到廣泛開展,羽毛球人口超1500萬人。
歷史悠久 “廣東步法”傳佳話
廣東省羽毛球隊組建于1958年,是一支具有光榮歷史傳統的優秀運動隊伍。建隊六十多年以來,廣東羽毛球隊培養了大批的全國冠軍、世界冠軍以及奧運冠軍,代表人物有侯加昌、方凱祥、梁小牧、庾耀東、姚喜明等名將。
廣東省羽網運動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,廣東羽毛球隊建隊以來,有兩大特點:愛國、創新。他們秉承愛國初心,侯加昌、黃志遠等海外歸僑為隊里作出了貢獻,并勇于創新,尤其開創了“廣東步法”,逐漸享譽全國甚至世界。“那時‘福建手法、廣東步法’被傳為佳話,廣東運動員也開始在國內外賽場為國爭光,為省添彩。廣東羽毛球開放、包容,不斷學習進取、創新,勇于拼搏,逐漸形成了廣東羽毛球的精神內涵。”
多管齊下 踏上發展快車道
廣東羽毛球的發展,不僅體現在競技賽場上奮勇爭先,為國、為省爭光,還體現在推動全民健身、體育產業發展方面,為項目全方位發展和群眾羽毛球事業謀福利、謀發展、謀幸福。據不完全統計,廣東省羽毛球人口超過1500萬人。羽毛球人口的統計標準為每周至少打兩次羽毛球、每次打球超過兩小時。
這其中,廣東省羽毛球協會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廣東省羽協勇于探索,主動擔當,在滿足群眾需要、培養優秀人才、涵養項目文化、拓展產業空間、促進行業發展等方面不斷探索前行,努力構建一個開放、發展、共享、服務的平臺,力爭建設成為具有影響力、公信力的省級體育社會團體。
廣東省羽協相關負責人介紹,廣東省羽協聚焦制度設計、內部治理和服務品牌等關鍵環節,持續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,在滿足群眾需要、培養優秀人才、涵養項目文化、拓展產業空間、促進行業發展等方面不斷探索前行。強化內控制度建設,實時掌握政策動向,根據發展實際,制定完善內控管理辦法,促進協會健康有序發展。
精心服務 以品牌撬動市場
抓好能力建設。廣東羽毛球協會夯實裁判隊伍建設,推進裁判員管理規范化,積極完善裁判隊伍管理機制,大力推進裁判員監督與管理工作規范化。廣東共培養二級裁判員615人、三級裁判員567人,現共有國家級裁判47名、一級裁判員260名,體現了廣東裁判隊伍專業化、規范化和國際化。
抓好品牌建設。廣東以賽事為杠桿,積極組織開展各層級羽毛球賽事活動,打造品牌賽事,踐行全民健身國家戰略。大力開展青少年羽毛球運動,以筑牢青少年賽事為著力點,打破以往青少年賽事的匱乏局面,打破專業和業余的壁壘,拓寬人才選拔渠道。每年舉辦青少年羽毛球U系列品牌賽事,吸引全省各級各類體校、中小學校、地市羽協、注冊俱樂部青少年運動員參加,每年參賽人數和規模均不斷創新、突破。今年U系列賽參加人數首次突破千人,決賽日線上視頻直播播放量更是超過75萬人次。
此外,“致力公益、助殘濟困”也是廣東羽協工作重點,積極履行社會責任,同時抓好資源整合。推動廣東羽毛球項目在職業教育、素質教育、專業技能和市場化需求等方面的深度融合,實現“產業精準布局、學員精準實習和人才精準就業”的國家職業就業政策落地落實。
協會不斷強化服務,積極發展和邀請優質企業加入協會,通過舉辦賽事、培訓等活動,搭建行業交流、合作平臺,提供多維度的服務,推動協會企業會員單位和注冊俱樂部有效對接。在廣東省羽協大家庭里充分互動,促進企業會員單位在廣東省內各地區各行業形成新的合作,大步創新融合,總結經驗形成新業態。
本報記者 黃心豪